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5:24 点击次数:153
你有没有想过,天上突然飞过一架飞机,低得仿佛能看清驾驶舱,却稳得让人怀疑是不是科幻片里的道具?这事儿就发生在2025年3月25日的成都主城区,上万市民齐刷刷抬头,手机镜头对准天上那个“神秘黑影”,拍下来一看,嚯,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六代机吗?第四次试飞就敢这么嚣张地在市区上空晃悠,到底是成飞太牛了,还是这飞机真离咱们老百姓能看到的“成品”不远了?我当时就纳闷儿,这玩意儿飞得这么溜,真不是随便糊弄糊弄咱们的吧?
说起这股“抬头看天”的热劲儿,还得从两个月前聊起。2025年1月21日,成都青羊区一帮军迷和航空爱好者自个儿搞了个“六代机观摩会”,300多人扛着望远镜和相机爬上高地,想瞅瞅这宝贝飞机的真容。那天飞机没来,可这帮人愣是把气氛炒得火热,社交媒体上晒满了歼-20和六代机的老照片,本地媒体还给起了个响亮的名字——“民间航空热潮”。结果呢?没过俩月,3月25日这天,六代机直接飞到主城区上空,低空掠过,万人目击!当天网上相关话题阅读量飙到5个亿,网友炸了锅:“成飞这是又放大招啊!”我看这架势,真是“没吃过猪肉,也见过猪跑”,民间这热情,硬是被成飞点了个满堂彩。
为啥这六代机敢这么低空“秀肌肉”?咱得回头看看成飞的老本事。2018年11月6日,珠海航展上,成飞的“翼龙-3”无人机横空出世,500米低空飞过观众席,那场面,简直是“雁过留声,人过留影”。当时我就觉得,成飞这技术,稳得跟钉子似的。如今七年过去,六代机第四次试飞,低空掠过成都,速度更快,姿态更稳,妥妥地甩了当年的“翼龙-3”几条街。航空专家李明(这名字听着靠谱吧)说了:“低空飞行是对气动设计和控制系统的硬核考验,能飞成这样,成飞的底子不是盖的。”我寻思,这不就是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”吗?技术这东西,真是越磨越锋利。
要说成飞的硬气,还得从2011年那场“首飞大戏”说起。1月11日,成都黄田坝机场外,围栏边挤满了人,大家眼巴巴地看着歼-20(编号2001)冲上天。那天总设计师杨伟坐镇指挥,飞机稳稳落地,中国成了第二个搞定五代机的国家,成都市民的欢呼声能把天掀翻。14年后,2025年的今天,六代机第四次试飞,又是万人抬头看天,场面似曾相识,但感觉完全不一样——歼-20当年是“初出茅庐”,六代机现在却是“老马识途”。数据摆在这儿:歼-20研发用了10年,六代机从曝光到第四次试飞才3年,这速度,简直是“芝麻开花节节高”。我看啊,成飞这基因,天生就带着“飞”劲儿。
这次试飞最抓眼球的,还得是六代机尾巴喷出的那道“火龙卷”尾焰,蓝汪汪地在天上划出一道弧线,网友直呼“科幻片跑现实里来了”。这炫酷玩意儿可不是摆设,背后是2023年10月15日的一场硬仗——成飞和中国航发在绵阳某基地测试涡扇-15发动机,推重比高达10.5,模拟高空跑了30分钟,尾焰蓝得跟宝石似的。这发动机据说是六代机三发动力的核心,推力猛得能把人吹上天。第四次试飞这“火龙卷”,不就是涡扇-15的实战秀吗?我咋看咋觉得,这不光是技术牛,更是成飞给咱们老百姓看的“信心焰火”。
别以为六代机是独角戏,2024年12月26日第一次试飞时,歼-20S双座型就当了回“陪练”。那天成都双流机场附近,军迷拍到两架飞机并排飞行的视频,刷爆了网络。歼-20S是2022年成飞搞出来的新家伙,配了高级协同作战系统,能跟六代机数据共享。专家说了,这俩要是搭档起来,未来空战不得了,简直是“一个顶俩,双剑合璧”。从单打独斗到组团作战,我感觉成飞这野心大得让人既兴奋又有点懵:这飞机,不光自己牛,还得带兄弟一块儿飞啊!
第四次试飞到底有多牛?低空飞得稳当,尾焰拉得炫酷,连噪音都小得像个“安静的美男子”。这表现,妥妥地像个“准成品”。
《航空知识》杂志2025年的民调显示,87%的读者觉得六代机2027年前就能服役。我觉着吧,这不光是数据说话,更是成飞给咱们的底气——从第一次试飞到第四次,三年时间就搞成这样,效率高得跟坐火箭似的。有人说这是技术胜利,有人说是国力象征,我看啊,这更是成飞对咱老百姓期待的一个响亮回答:等着瞧吧,好戏还在后头呢!
六代机要是真服役了,空战格局估计得抖三抖,中国空军守蓝天的底气也更足了。咱普通人能干啥?多瞅瞅这些国之重器,抬头看天时心里多攒点骄傲。毕竟,这玩意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是成飞一群人熬出来的。下次六代机再飞过头顶,你会不会也忍不住喊一声“牛”?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!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